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您正在收看的是天津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与津云新媒体合作推出的《政务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强怡明。老有所养、幼有所育。“一老一小”既是市委市政府着力解决的重点民生问题,也是寻常百姓家最为关注的身边事儿。今天,本期访谈就聚焦“一小”,聊聊关于孩子们教育的话题。今年7月,《天津市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实施方案》中针对教育设施布局、教育学位供给、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校园食品安全等多方面,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任务和具体目标。本期访谈,我们特别荣幸地邀请到天津市教委副主任郝奎刚,和网友们聊聊大家关心关注的教育话题。
主持人:欢迎您,郝主任!
郝奎刚:主持人好,网民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我们同样欢迎天津市教委中小学处处长龙祖胜、网信办主任王振刚、学生处副处长石兵。
主持人:2023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以公益普惠和优质均衡为基本方向,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深入贯彻落实《意见》,天津印发了《天津市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施方案》。请您先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我市在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上的目标和要求是什么?
郝奎刚:我市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目标是:到2027年,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供给总量进一步扩大,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35年,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经费投入、治理体系适应教育强市需要,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全面实现区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适龄学生享有公平优质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建成我市高质量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办好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幼儿园,保障适龄幼儿就近就便接受普惠优质学前教育。全面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为重点,加快缩小区域教育差距;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为重点,加快缩小区内城乡教育差距;以推进师资配置均衡化为重点,加快缩小校际办学质量差距;以推进教育关爱制度化为重点,加快缩小群体教育差距。指导各区根据城镇化发展形势和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教育布局规划,提前做好义务教育学位建设项目谋划、储备工作,有针对性的推动学位项目建设,补齐学位缺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推进“五育”并举,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主持人:这次的《实施方案》包括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教育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强师、教育群体公平发展保障、民族教育发展、帮扶资助、卫生健康文化体育强化、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等8项工程,共23条。近年来,天津的基础教育政策制度体系在进一步健全,全市基础教育也发生了格局性变化。那么在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上,我市将采取哪些措施?
郝奎刚:这个问题请中小学处龙祖胜处长回答。
龙祖胜:2023年12月,市教委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联合制定印发《新时代天津市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8项重大改革任务,制定29条具体举措。围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多样化优质特色发展、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强化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加强科学教育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数字教育赋能、集团化办学等关键领域,准确定位、系统谋划、顶格推进扩优提质工程。一是聚焦“五育”并举,实施基础教育提质行动。大力推动学校体育工作,每年组织1次全市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各区、各学校每年至少举办1次综合性运动会,义务教育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多元开展学校美育工作,开足开齐美育课程,推进市、区、校三级文艺展演。加强学校劳动教育工作,举办中小学劳动技能大赛,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二是聚焦辐射引领,实施基础教育扩优行动。持续推进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辐射引领1.0、2.0工程,完善市教委直属学校与滨海新区、中心城区东部和北部、环城四区、远郊五区合作办学,推动区域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推进远郊五区城乡学校帮扶共同体建设,巩固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成果,不断扩大全市优质资源总量和覆盖率。三是聚焦短板弱项,实施基础教育补强行动。建立健全学龄人口变化与学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按照“竣工一批、在建一批、储备一批”工作原则,持续推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学位项目建设,统筹做好学位资源供给保障。
同时,为了挖掘基础教育改革攻坚有效举措,充分发挥探路先行、示范引领作用,市教委制定了《天津市基础教育扩优提质阶段性成果交流展示活动方案》,全市16个区每区结合扩优提质关键问题、难点问题,举办一场扩优提质成果展示活动。目前,已举办4场市级展示交流活动,市领导高度肯定。未来,将持续推动各区各校交流互促、共同提高,奋力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主持人:以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面向新时代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这也需要我们全力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那么我市在实施教育数字化赋能工程上将如何布局?又如何提升服务效能呢?
郝奎刚:这个问题请网信办王振刚主任回答。
王振刚:天津教育数字化赋能工程将按照国家教育数字化发展战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要求,制定我市教育数字化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十五五”期间教育数字化发展目标。总的方向是加强党对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工作的全面领导,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全域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综合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统筹推进数字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广泛深度融合,推动教育领域数字化资源健康发展,以数字化改革牵引撬动我市教育治理现代化取得突出成果。主要围绕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应用创新、治理服务、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
在完善基础建设方面,我们将进一步落实智慧校园建设标准要求,统筹各方力量全面推进大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构建云网端一体化系统,为全市师生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环境,并支持智能教室、未来课堂、创新实验室等新型教学环境建设,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我们将在不断组织开发新型数字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持续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在深化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的基础上,凸出资源服务效能,丰富天津智慧教育平台功能建设,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协同服务。并引导企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助力教育数字化发展的良好格局。
在应用建设方面,坚持标准引领、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相结合,探索教育数字化应用建设、管理、运维、评价新模式。积极开展教师和学生数字素养提升行动,开齐开足信息科技课程,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校建设,为教育应用创新、使用、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环境。
在提升服务效能方面,将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赋能天津教育改革发展,制定各学段数据标准,建设市级数据平台,形成统一全量教育数据资源池和可控可用可管的教育数据资产,通过对教育教学数据监测、分析和应用,助力教育决策科学化、管理精细化。
在强化安全保障方面,我们将不断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完善预警通报和应急机制,提高威胁感知、应急处置能力。同时,通过攻防演练、专题培训和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等,提升师生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水平,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主持人: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前提,也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保障。那么天津在实施基础教育强师工程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和长远规划?
郝奎刚: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若干举措》等系列文件,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制度化建设。举办“津门师德巡讲”系列活动,引领广大教师学习践行教育家精神。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师德师风建设管理标准、正面引领清单、负面行为清单、师德失范行为惩戒标准,不断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二是健全教师职前培养体系。深入实施“国优计划”,精选“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层次毕业生补充到基础教育领域,不断推进天津市公费师范生培养。下一步,以“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联动构建“一核-三阶-两翼”教师职前培养体系,“一核”即“师德浸润工程”,“三阶”即“全面强基、拔尖育苗、卓越星火”三项工程,“两翼”即“大学-政府-教研单位-学校协同育人”、“人工智能+师范”两个特色机制,全面提升职业胜任力与未来竞争力。
三是构建完善教师职后培训体系。以全员培训为基础,以骨干培训为支撑,以教育家型教师培训为引领,实施“未来教育家行动计划”“新时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助力计划”等六项市级师资培训项目,累计参训人数达1.5万人次。实施津门三杰(杰出校长、班主任、教师)培养支持计划,累计培养239人。构建完善市、区、校级三级骨干教师梯队,分别达到1240名、19196名、23021名,骨干教师覆盖全市各区、各学段、各学科,引领全市教师专业发展。
四是深化教师管理改革。健全完善义务教育教师待遇保障长效机制和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随当地公务员待遇调整联动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落实乡村教师增加绩效工资政策,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均衡配置教师资源,深入实施区管校聘和交流轮岗改革,近年来,全市交流教师25577人次,“交流教师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比例(数量)”、“交流教师中骨干教师比例(质量)”两项核心指标逐步稳定在20%、50%以上,高于国家10%和20%的要求,不断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目前,正在开展应对人口变化教师配置研究,分步推进“系统数据分析运用”“一区一策规划建议”“定期观测动态调整”,指导优化区域生师比、班师比,为各区教师招聘、交流和培养提升提供动态数据支持和规划建议,逐步实现“保障—均衡—优化”配置目标。
主持人:我们看到这次的《实施方案》是以务实举措夯实教育公平之基,也让更多的孩子“上好学、读好书”的梦想变成现实。在实施教育群体公平发展保障工程方面,为了惠及更多莘莘学子,我市将采取哪些措施?
郝奎刚:这个问题请龙祖胜处长回答。
龙祖胜:学前教育方面:实施学前教育普惠保障行动,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学前教育服务供给机制,调整优化学前教育资源布局,实现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全覆盖。做强公办园,改善民办园普惠性服务,持续提高普惠优质资源占比。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推动各区提前布局学前教育资源下沉。构建完善幼有优育的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升级优质资源辐射引领工作机制,提升保育质量,高质量满足幼儿成长需要。
学位资源建设方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资源建设工作,2021年起连续四年将“新增义务教育学位项目”列入我市20项民心工程。2020至2023年累计完成义务教育项目156个、新增学位17.55万个。2024年,计划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2所,新增学位2万个。目前已累计完成规划项目11个,新增学位1.8万个。预计10月底前,再完成1个民心工程义务教育学位项目,新增学位3090个,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入学公平方面: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严格各区属地责任,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强化监督,切实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益。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将符合条件的居住证持有人随迁子女统筹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的特殊教育体系,采取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和送教上门等方式,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招生考试方面:强化管理,严格考务规程,全方位打造“五位一体”防护网,开展市、区、校三级考前培训,考点配备智能安检门、金属探测器和三合一作弊克,周边实施手机信号降频措施,每个考场均配置手机信号屏蔽器,实现5G信号屏蔽全覆盖。强化涉考人员手机管理,严格执行“2+1”安检模式,确保考试公平公正。严格招生工作,中招实行网上录取;将技工学校招生录取纳入全市统一招生平台,保障考生公平选择中职类学校的权利;落实教育部“九个严禁”和《天津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录取“十六个不得”》等招生工作要求,严格执行招生录取政策,严格审核考生录取资格,严格执行公示制度,确保招生录取公平、公开、公正。
学生资助方面:建立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勤免助贷补”教育资助体系,加强与市民政、市财政等相关单位协调联动,资助政策覆盖至全学段,保障每一名孩子不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同时关心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着力培养他们阳光自信、乐观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主持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保障机制是关键。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创业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有效协同。那么在实施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程方面,我市有哪些好的成功经验,来积极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呢?
郝奎刚:这个问题请石兵副处长回答。
石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今年,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落实率实现稳中有升,重点群体毕业生的落实率高于全市的平均水平。一是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动就业工作,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30项硬核举措,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政策保障;二是强化协同,市教育两委联合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国资委等39个市委办局,成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班,定期调度,推动岗位落实;三是聚焦供给,市教育两委会同各专班成员单位,今年组织近百场“津英就业”系列招聘活动,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挖掘高质量就业岗位;四是完善信息化建设,搭建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发布、简历投递、线上宣讲、视频面试、网上签约等流程的“一网通办”;五是关注重点群体,各高校全面落实“一把手”工程,实行就业包联机制,严格落实“3个3”要求,会同市人社局落实求职创业补贴发放工作;六是深化就业育人,持续开展就业观主题教育,推动“微专业”课程建设,举办我市首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多措并举,提升高校毕业生求职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我们依托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成功举办“天开杯”创聚津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挑战赛,营造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氛围。
主持人:谢谢郝主任。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天津出台《实施方案》正是在着力缩小教育的区域、城乡、校际、群体差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节目开始前,我们在天津政务网、北方网等平台开通了互动渠道,特别想听听市民对于这次出台的《实施方案》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关于孩子们的教育还有哪些想法和期待。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都提出了哪些问题。
网民宋先生:作为学生家长,我最关心的学校配餐质量提升。这次《方案》里提到“督促指导各区制定学校食堂改造和启用计划”,我感觉说出了大多数家长的心声。下一步市教委在抓校园供餐质量提升方面有那些具体举措呢?
郝奎刚:校园供餐关系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十分重要,市教育两委始终高度重视。我们近一段时间以来,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持续完善规章制度,加大督促检查力度,认真落实校领导陪餐等制度,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管理,持续守牢食品安全底线。针对刚才家长关注的供餐质量提升问题,我们正在开展两项工作,一方面大力抓恢复校内食堂,要求具备条件的学校,通过新建、改建或者扩建等方式恢复校内办食堂,在2023年新增中小学食堂59个的基础上,2024年以来我市再新增加中小学食堂51个,进一步提升校内食堂供餐比例,提升供餐质量。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对于一些暂时不具备恢复食堂条件的学校,我们正在大力推行“桶餐到校+教室分餐”的这种供餐模式,把学校的供餐和劳动教育、节粮教育结合起来。前期我们已经进行了试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阶段很多学校正陆续开始推行,也希望师生家长予以支持,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守牢校园食品安全底线,持续提升校园供餐质量。
网民周先生:现在数字化、智能化已经逐步走入日常教学工作中,孩子们能在网络上共享师资,老师也能利用智慧手段提升教学质量。这次的《实施方案》中提到“建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天津分平台”,这个我很感兴趣,想知道孩子们能在这个平台上学到什么?
郝奎刚:这个问题请王振刚主任来回答。
王振刚:周先生,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由教育部推出的免费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围绕德育、课程教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经验、教材等内容,汇聚专业化、精品化、体系化的优质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为学校课程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改进教学、农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家校协同育人等提供有效服务应用。
天津作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第二批省级试点单位,将原有的天津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等系统进行了整合升级,建成天津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并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进行对接,通过“智教中国通行证”实现师生及家长账户一站式登录,成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天津分平台。
天津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服务对象是天津市中小学师生及家长群体,它秉承国家平台的建设宗旨,提供免费、安全、科学的服务。与国家平台相比,天津平台提供有市、区、校三级特色课程资源,包括春秋两季同步精品课程、中小学数字图书资源、个性化学习资源、教师研修资源等,更具地域针对性,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网络学习空间留下学习痕迹,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此外,平台还提供德育、科学教育、学前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等多样化的专题活动资源,如院士进校园科普讲座、学生信息素养创新实践活动等,这些都是纯公益、全开放的栏目,深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在网络安全和资源质量方面,天津平台严格按照国家平台建设与管理规范,严把质量关,以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为家长解决了后顾之忧。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解答您的疑问,感谢您对天津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关注!
网民王女士: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每个家庭的大事,优质的教育资源也是家长们比较看重的。近几年的集团化办学模式,让教育走向优质均衡发展的轨道。未来天津要如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郝奎刚:这个问题请龙祖胜处长来回答。
龙祖胜:下一步,我市将从四个方面持续深入推进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辐射引领2.0工程。一是市教委直属学校带动合作共建学校成为新优质学校。南开中学等市教委直属学校,按照“属地管理、公办属性、因地制宜、品牌输入、团队帮扶”的原则,与滨海新区、红桥、津南、宝坻等区域的新建学校开展合作办学。合作共建双方通过建立党建引领、联合培养培训管理队伍和骨干教师队伍、干部教师双向交流任职、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应用推广教科研成果等机制,共享优质学校品牌,实现合作共建学校高位起步、优质发展。二是“区域教育发展共同体”推动建设区域优质教育高地。区域间分别结成区域教育发展共同体。区域教育发展共同体间通过合作交流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教科研单位等,在战略规划、学校管理、学生思政、“五育”育人、课程建设、教师发展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交流,推动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是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各区、市教委各直属学校广泛开展区域内、跨区域或跨学段集团化办学,集团成员校共享优质品牌和学校文化、先进办学理念、成功管理模式、高效课堂教学、良好硬件设施和优秀师资团队,有效带动相对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和新建学校整体优质发展。四是加快推进远城区区内城乡教育一体化优质发展。武清、宝坻、蓟州、静海、宁河等5个远城区通过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区内城镇优质学校与乡村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等形式结成“城乡学校帮扶共同体”,推动城镇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辐射。
网民齐先生:学习固然重要,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也不容忽视。前不久,北京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的课间时长延长至15分钟,鼓励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向户外。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天津是否也有相应的计划和安排?
郝奎刚:市教委高度重视学生身心健康。早在2019年3月,市教委提出了明确要求,小学“小课间”休息时间不少于15分钟,中学不少于10分钟,让中小学生有充足的课间活动时间来舒缓身心。今年4月份,市教委又修订了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十条措施,要求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除每天上下午各安排30分钟大课间外,要确保中小学生课间活动时间,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督促学生课间走出教室、适当活动,学校不得设置限制措施。我们鼓励各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有序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进行适量的体育活动或社交交流。针对大家关心的课间活动学生安全问题,我们要求各学校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处置措施,合理规划空间,设置专门安全活动区域,课间安排教师在活动区域进行引导和监督,及时制止危险行为,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今年6月,市教委组成专项核查组,对各区中小学课间活动情况进行了重点督查,对未按照要求执行的学校在全市教育系统内进行了点名通报,并约谈了违规学校的书记、校长。近期市教委将公布各区教育局保障学生课间活动和开齐开足体育课的监督举报电话,接受广大家长和市民监督。同时市教委还将联合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开展专项督查,对达不到体育课开设要求和随意占用学生课间休息时间的学校进行通报批评,对相关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确保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
网民赵女士:我是一名乡村教师,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一直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对于提升乡村的教育硬件设施和软件师资,这次的《实施方案》中有什么样的规划?
郝奎刚: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方案》明确将实施天津市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升五年行动。从2023年至2027年,通过五年努力,将加固改造9.61万平方米农村学校C级校舍;推进改造农村学校土质体育运动场地;为农村学校更新配置1.38万台计算机,建成297间信创信息科技教室;遴选培养乡村优秀校(园)长、乡村思政骨干教师、优秀乡村青年教师、乡村学科骨干教师、乡村骨干班主任各100名,实现乡村教师培训全覆盖。
2023年,我们已完成静海区6所农村学校1.76万平方米C级校舍加固改造,以及宁河区3所农村学校1.03万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提升改造任务。下一步,将加快补齐农村学校在办学条件方面的短板弱项,进一步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完善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全面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全面提升农村学校办学质量,不断缩小城乡学校差距,让农村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够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实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主持人: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天津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统筹中心城区与环中心城区、远城区结成区域发展共同体,推进远城区区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认真落实教育惠民举措,着力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多年来,天津教育从“数量适应”转向“质量满意”、从“规模扩充”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教育公平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未来,相信在教育两委的努力下,天津会不断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让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本期访谈到此结束了。如果您对天津的教育发展还有哪些好的建议和意见,欢迎您到天津政务网“政民互动”栏目或者北方网《政民零距离》平台留言,市区各级教育部门将及时为您做出回应。
好,感谢各位网友的观看,下期再会!
- 嘉宾面对面访谈现场
- 天津市教委副主任 郝奎刚
- 天津市教委中小学处处长 龙祖胜
- 天津市教委网信办主任 王振刚
- 天津市教委学生处副处长 石兵